何鸭梨,@武汉市洪山区 「剧本杀」桌游店店主,怀孕五个月
我印象中,一月初的时候,我们就听到传言,说武汉爆发了一种很严重的流感。但当时政府做了辟谣,让大家不要担心,我们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店里的生意依旧红火。
一直到 1 月 20 日左右,我们都依然在营业。那段时间,虽然店里的员工都会戴上口罩上班,也会提醒玩家注意,但当时大众真的没有丝毫警惕性,在店里玩的时候都没人戴口罩,也并不觉得跟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有什么问题。
直到 1 月 22 日,我们听说有了一例死亡的案例,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那天起,像我们这样的娱乐场所就都关门了。
就在那一天,我发现我们夫妻俩的体温都有点高,于是不放心,就决定找一家定点医院看一下。
1 月 23 日晚上,我们去了同济光谷院区。这家医院是武汉的定点医院之一,离市中心较远。之所以选择这里也是因为我们在网上看到,市中心的医院都爆满了,担心去了反而染病。
抵达医院的时候,我发现医院的人流量果然不多。而进入医院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值班的保安只戴了一层口罩,院里面还在做一些紧急的施工和布防,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后面的一些相关工作。施工的工人也都是只戴了口罩。
一开始,我们走错了,到了发热的诊疗室。那边已经存在了大约 30 个病患,有的在吊水,有的在不停的做血液的检验。旁边停了一辆救护车,救护车附近的几个工作人员全副武装,穿着防护服。
从发热科出来后,我们去了急诊部。只有急诊门口的两三个医护人员在做分诊的时候穿了比较完备的防护服,其他的医护人员都是没有做完全的防护的。
我们到了之后先挂号,然后就直接在分诊台做分诊处理。整个挂号过程中,我们大概碰到了 20 多个病人,大多数人都是来挂发热这一科的,说自己有体温异常。
他们统一的操作是给你一个温度计,让你在旁边去进行一个体温自测。如果温度不算高,没有到达一个比较明确的高值的话,医生就会问你要不要做下一步的检查。如果没有并发症,医生就会建议你回家了。
测量之后,我的体温正常,而我先生的体温 37.4 度,比临界值稍微高一点点。医生看了他的状况,建议他到武汉的第五医院去做检测。他说,他们医院目前只收治确诊病人,按照我先生的状况,如果留下来做检查,反而有被感染的风险。而与此同时,我注意到现场的很多病人都得到了这样的建议,但问题是,医院并没有专门的隔离车,送病人转诊,而第二天,武汉的公共交通就已经停运了,病人看病变得更加不方便。
从我在这家医院观察到的现象来看,在那个时候,武汉的医疗资源负担已经很沉重了。我们去的时候大概是晚上 8 点多,而医院里不到 10 个人的医疗团队要对付 30 多个已经确诊的病人,同时还要处理新的病人。而这家医院属于三甲医院,在武汉已经算是一个级别非常高的医院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也感觉到,他们在夜间的诊疗的过程中抽调不出过多的人手来。
后来,我们考虑到交叉感染的风险,就没有去别的医院检查,而是回到家里观察。目前为止,我们的身体状况都没什么问题。
其实,我个人最担心的,是接下来整个孕期该怎么走。很快,二月中我就要去医院进行相关的产检,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还要去一趟医院。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有武汉的机动车辆已经被限制出行了,我作为孕妇去医院极为不方便。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孕期,直到我生产的时候,疫情都给我和我宝宝的健康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除此以外,我还有一点担心是,我们现在无法预测这场疫情会持续到什么时候。而在它结束之前,武汉的所有经营行为都是没有办法正常运转的。在此期间,我一方面要负担店面的房租,一方面却没有任何收入,不知道社会经济会撑多久。我最担心是,这样的长期的情况之下,会产生一些群众的过激情绪和过激行为,带来治安隐患。
此外,我们也不希望看到太多的谣传。那些谣传对于我们武汉本地人来说压力很大,比如说之前说的那种有什么有人死在路上了,死在医院没人管了等等。就我所目睹的情况来看,尽管武汉的医疗系统压力很大,但相对来说并没有出现失控的情况。我们不希望给那些还在隔离的人制造更多的恐慌,否则,就没有办法面对这场灾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