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新
新冠肺炎:內地傳媒深度報道選編
Search…
關於本項目
冰點週刊
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下的武汉生活
肺炎疫情中的人们
防疫升级后的武汉
全国人在吃年夜饭--他们在建“武汉小汤山”
中青报记者大年初一探访武汉市第五医院
一个湖北村庄的防疫故事-村医穿雨衣当防护服
武汉部分医院仍然“喊渴”
三个年轻人和100万只口罩
钟南山发话前-武汉这位医生向附近学校发出疫情警报
卫健委专家组成员王广发出院了-回答了我们8个问题
三聯生活週刊
现场---武汉新型肺炎-为何直到今天才引起更大注意?
武汉肺炎一线医生口述-大爆发期或将到来
武汉肺炎重症患者-一床难求
“灯下黑”-武汉周边的疫情危机
湖北黄冈-一家四口疑似病例难确诊
武汉医疗物资之困-我们能做什么?
试剂盒困局-为何确诊这么难?
野味消费-病毒突变的“祸根”
武汉急诊一线医生口述-惟愿冬天早点过去
比“武汉加油”更实际的-是善待武汉人
武汉防疫-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
在武汉-有这样一支4000多人的爱心车队
“返京潮”的挑战-北京准备好了么?
与武汉乘客同机-双方的困境
我守护在武汉金银潭的重症病房
湖北即将断粮的3亿只鸡
现场---湖北与武汉红会-物资捐赠卡在了这里?
有家难回-新冠肺炎制造的“北漂”
“封城”十天---摄影镜头下的武汉
父亲被隔离6天后-17岁脑瘫少年的死亡
人物
试剂盒供不应求-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之难
除夕夜-他们在武汉
黄冈-一个武汉周边城市的疫情防控样本
疾病袭城-武汉的医生们正在经历些什么?
他拉着10万只口罩-开往已经封城的武汉
口罩为什么会短缺?
吴晴-23岁-医学生
曾在华南海鲜市场打工-荆州第一例治愈者口述-我是幸运的
送走奶奶和爸爸-武汉女孩的漫长一月
武汉被打医生-我从来没有让自己崩溃过
民间组织疯狂捐赠-为什么武汉的医院还缺物资?
断药危机-封城封村之后的艾滋感染者
外卖订单里的武汉-穿越隔离的爱情-亲情与勇气
我在金银潭重症监护室
在人間living
地球青年-武汉的除夕夜-我一个人在家自行观察
在人间-父亲双肺感染严重-然而一床难求
在人间-一个武汉隔离病房护士的自述
在人间-妈妈在武汉隔离病房去世
在人间-寻药的武汉护士--虽然怕-但我们愿意守护这座城
武汉-一条与肺炎赛跑的餐饮供应链
在人间-一辆载着15万副医用手套的车向武汉开去
在人间-疫情中一夜长大的少年
GQ報道
10000个临时发往武汉的口罩
我家离华南海鲜市场很近-返乡-封城-过年-一位武汉大学生的过去一周
孝感前线医生-武汉更难-我们下面不好意思提要求
疫情危机中不被看见的人们:武汉周边城市百姓的自救行动
恐慌很正常-当疫情结束-才是心理问题高发期
疫情中的心理援助-寻找局部的安全
外卖骑手、出租车司机、快递员、志愿者……封城九日,他们维护着武汉的血脉
武汉封城后的宠物营救计划-人类犯错的后果-不该由它们承担
鸡在瘟疫蔓延时
谷雨實驗室-騰訊新聞
无法离开武汉的年关24小时-谷雨
无法团年的武汉家庭-这时候你才发现亲情之重-谷雨
河南硬核防疫下的“武汉”归乡人-谷雨
湖北夫妇的狼狈返程-从三亚绕到义乌-被连夜隔离-谷雨
上海亲历者-名古屋机场冲突始末-谷雨
湖北亲历者-我不希望再引起地域之争|谷雨
去留两难湖北人-我也不愿意连累任何人-谷雨
被疫情封门之后-谷雨
流落海外武汉人-我只想回家|谷雨
突然被延期开学击中的父母|谷雨
剝洋蔥people
直击肺炎疫情下的武汉-北京-香港
聚焦武汉肺炎疫情-“大众畜牧野味”确实存在-市场休市后才闭店
武汉“封城”首日
除夕夜-写下“请战书”的小汤山非典医疗队驰援武汉---对话
小汤山医院设计师-没想到图纸再用-希望武汉新医院效果更好
绿色通道-通行证-医院证明-医疗捐赠物资出入武汉记
一个河北县城的防疫-建成隔离病区-医护缺乏专业口罩
武汉某定点医院被隔离的医生-曾一晚接诊200名患者
黄冈“小汤山”的志愿服务48小时
武汉医生驿站--为4万人次提供住宿-有退出也有坚守
武汉定点医院一床难求-患者居家用衣柜隔离
肺炎时期的“生门”故事
肺炎日記系列
肺炎日记-2月1日-全国病例破万-社会力量参与抗疫呼声不止
肺炎日记-1月31日-疾控-红会陷争议-防疫环节何处失守?
肺炎日记-1月30日-“人传人”证据惹风波-重症患者救治难
肺炎日记---1月29日-北京警示疫情扩散-社区是防疫第二战场
肺炎日记---1月28日-疫情十天或达高峰-武汉周边难题待解
肺炎日记---1月27日-争夺抗疫窗口期-求解封堵战次生问题
肺炎日记-1月26日-研究揭开肺炎扩散冰山一角
肺炎日记-1月25日-抗疫全国总动员-物资困境如何解决?
肺炎日记---除夕夜-医护人员一线奋战-外地队伍千里驰援
肺炎日记---1月23日-武汉全面“封城”-全力遏制疫情
肺炎日记-1月22日-疫情蔓延谣言飞起-攻坚战燃烽火
大象公會
中国的传染病是怎样防控的|大象公会
不要让华农兄弟成为查禁野味的受害者|大象公会
西医学习中医
其他傳媒、自媒體或個人公眾號
五个武汉人的封城日记|故事FM
武汉ICU主任万字口述-患者1小时住满一病区-因恐慌到医院排队没必要
确诊两天后去世-但官方没有他的名字-六个湖北女孩的封城日记
家人疑似新冠肺炎被隔离-湖北17岁脑瘫儿独自在家6天后死亡
媒体不死!武汉一线记者口述实录
有谁想去武汉?我们7个摄影记者全部报了名-武汉一线摄影师专访
疫情下的海外华人-孤立-恐慌-种族歧视和鼓励
湖北17岁脑瘫儿死亡前一天-父亲多次拨打120和110求助无果
外国人眼里的疫情中国-唱国歌-喝蝙蝠汤和只相信政府的中国人
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事记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事记(2019年12月—2020年1月20日)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事记(2020年1月21日—今)
Powered By
GitBook
全国人在吃年夜饭--他们在建“武汉小汤山”
From
本文约2008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中青报·中青网武汉前方报道组
全中国人在享用年夜饭的时候,武汉版“小汤山医院”的工地上,“场平”工作已接近完成。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上百台挖掘机同时在开动,负责运输砂石的土方车排起长龙。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爆发以来,武汉市政府为加强对患者的救治,参照北京市2003年抗击非典型肺炎期间“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一所专门医院。从1月23日施工开始,这座医院计划在7天内建成,2月3日投入使用。
除夕仍在加紧施工的工人们站在路边,端着盒饭当年夜饭。他们对记者说:“饭很香。”“保证完成任务。”
承建单位之一中建三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不计报酬,不计成本,按时交工”。
新建的这所医院原址是武汉蔡甸知音湖武汉职工疗养院,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病床,采用活动板房形式。
2003年,北京市为有效控制“非典”疫情,7天建成了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小汤山医院,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1383名医护人员没有发生一例感染。
今天,武汉下着小雨,工人们大都一声不响地埋头苦干,只能听到“隆隆”的挖掘机和推土机的声音。工地遍地泥泞,部分区域刚刚铺上碎石。
按照惯例,施工遇上阴雨天气将停工。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阴雨天气对施工有影响,但工期还在预期之内。在疫情紧急的情况下,只能“当不下雨”,把影响降到最低。
记者在现场粗略统计,今天同时施工的挖土机有上百台。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参与第一阶段施工的工人约有300人,未来将增加到1500人-2000人。
这些工人中,很多人是前一晚接到通知,连夜赶往现场,有的今日清晨赶到后立即开工。其中一位工人说:“非常累,非常苦,但来了就要做好。”
中建三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调集大型作业机器比招人难度更大。昨天晚上,该公司加班到很晚,才调齐施工第一阶段所需机器。
据现场管理人员介绍,施工主要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场平,预计今夜完工。之后要埋管以解决排水排污问题,同时打地梁,预计一天完工。然后对地面进行硬化,就可以搭建活动板房了。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武汉市城建局成立了建设指挥部。项目由中信建筑设计院设计,中建三局、武汉建工、武汉市政、汉阳市政4家单位承建。
专家介绍,该项目是为了解决现有医疗资源不足、进一步加大患者救治力度的需要,“非建不可”。因为是活动板房,不仅建设速度快,而且花钱也不多,很实用。临时医院建成后,可使用3至5年。
中建三局工作人员表示,作为承建方之一,将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坚持质量第一、安全为先,在保安全、保质量的基础上,确保项目进度,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为了满足远程指挥的需求,这家临时医院还将开通5G移动通信网络。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武汉分公司工作人员接到武汉市要求紧急开通5G网络的通知后,连夜完成了建设方案和设计,并调集了全部通信工程物资。在5G建设的同时,还将原有4G网络的容量提升3倍以上,满足抗击新型肺炎、集中收治的需求,预计3天内完成5G信号架设及基础通信设施建设工作。
春节假期,部分工人返乡,为调集施工人员带来困难。武汉建工副总经理李芊此前对媒体表示,正在尽最大努力调动更多人员参与施工。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公司相关负责人则介绍,该公司在武汉的部分项目春节期间照常施工,500多名工人可随时抽调到这里。
一则紧急招募安装活动板房工人的信息今天在社交网站流传。中建三局工作人员表示,现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机器作业,不需要太多人力,暂时不缺人力,感谢大家的关心。不同工作阶段由不同的公司承包,后面即使有缺口,也会通过官方渠道发布。
今天,施工现场收到一份“春节礼物”:一名热心人士送来自费购买的1万个口罩。
多名施工人员表示,他们不是本地人,但由于武汉“封城”,回不了家,觉得在家休息不如来干点活儿。对于疫情,他们觉得“有点怕”,但“大家都戴口罩,应该问题不大”。
一名工人说,从上午8点到达施工现场,已经连续作业了10小时,中间只是吃午饭休息了一会儿。
至于什么时候换班,要工作到什么时候,他表示“还没有通知”。
记者了解到,由于工人相对紧缺,目前还没有轮班制度,有的人从清晨6点就投入了工作。
一名测量工来自江西九江,如果不是这次肺炎疫情,他将回到老家,在2月1日(正月初八)举办婚礼,亲朋好友的时间都约好了。1月23日清晨,他正准备通过武汉回家时,收到了武汉“封城”的消息。
“直到现在,我还是很想回家。”他说,“我不想改变婚礼的时间,打算今天明天的活儿做完了就想办法回家。”
1月23日晚,他接到了招工电话。他想的是闲着“不如来挣点钱”。当他告诉家人后,未婚妻打来很多电话,关心他有没有防护措施。
“现在只觉得很累。”在轰隆隆的工地上,他对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说,“希望武汉早日恢复平静,我能早点回去结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汉1月24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微信编辑 | 陈轶男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Edit
Publish
冰點週刊 - Previous
防疫升级后的武汉
Next - 冰點週刊
中青报记者大年初一探访武汉市第五医院
Last modified
2yr ago
Copy link